4月19日,“中国鞋都”福建省晋江市开始“变脸”——向中国第一个体育城市迈步。
其标志是,中体产业[9.45 -2.98%]集团、七匹狼[14.50 6.62%]、澳门金龙、台湾凯歌、福建浩沙、台湾东山等企业,就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龙头项目——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与晋江市签订投资合作意向协议。
而全球金融危机,是加速晋江“变脸”的催化剂。
谈到危机对晋江的冲击,晋江市委书记杨益民对CBN记者说:“最大的危机源于自身的迟钝和无为。晋江政企联动,反应迅速,只要辨危识机,化危为机,就能率先突围。”
危机带来六重压力
CBN: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晋江经济表现如何?
杨益民:危机爆发后,晋江经济运行总体上是“前高后低”。实事求是地讲,目前的情况仍然十分艰难,尤其是上半年可能更加艰难。
今年1~2月份,晋江工业总产值仅增3.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仅增3.9%,全社会商品出口总值仅增6.2%,同比分别回落13.6、18和14.3个百分点;全社会购电量比降3.4%,财政收入经过努力也仅与去年持平。
可喜的是,面对变数和困难,晋江企业没有退缩和被压倒,而是与政府和社会同舟共济、克难前行,春节后未出现大面积失业和缺工,共同顶住了金融危机第一波冲击,持续了稳中有进态势。
CBN:这种局势给晋江带来哪些压力?
杨益民:晋江外贸依存度高达55%,主要出口市场一感冒,我们就发烧。挑战主要源于外部引发的系列连锁反应,即“六重压力”:一是外需萎缩。二是贸易保护。三是本币升值。四是资本逆流。国际资本出现从新兴市场国家向发达国家回流的趋势。今年1~2月晋江合同利用外资同比锐减1亿美元,比降92.7%,就与此有关。
五是各省部分企业“出口转内销”导致国内竞争更加激烈。六是可能引发的企业关停、劳动争议、债务纠纷等一系列问题。
识“机”暖心
CBN:面对如此局势,晋江如何看待?
杨益民:在“大考”面前,“头要冷”。
晋江已把财政总收入和本级财政收入增长目标从去年的19.4%和23.26%调减到13%,同时兼顾企业要求,采取一揽子税收征管机制改进措施。
我们常说“危中有机”,“机”就是“两个转变、两个重组”:
其一,为转变发展观念提供了外在动力。危机迫使我们思考怎样拥有自主外销品牌、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营销体系。
其二,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倒逼机制。晋江经济已高速增长了30年,用占福建1/200的土地承载了约1/10的工业产值,资源环境已不堪,危机使我们更紧迫、更主动地直面产业结构调整。
其三,为重组市场结构提供了现实可能。一批国外贸易商在危机中倒闭,也为我们打破垄断、填补真空、创建海外自主销售网络提供了可能。
其四,为重组行业结构提供了有利时机。我们鼓励企业开展联合兼并重组,提高协作配套水平和资源配置能力,结盟制胜。
CBN:抗住危机靠什么?
杨益民:去年以来,晋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主要关键环节有三:
一是力破融资难题。在短短数月里先后创立融资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和创业投资公司,试行“两权”质押贷款,开展“两证”补办工作;并引进数家股份制银行,推进政银企三方合作,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监测点。
二是加大财政支持。提前兑现2008年企业奖励,并对企业参加专业展会、开拓内外市场、实施技术改造等提供适当财政支持,共计兑现1.68亿元。
三是优化公共服务。建立市、镇两级领导挂钩重点企业、定期走访企业制度,拓宽涉企审批“绿色通道”,修改完善经济发展扶持措施和产业政策,开展“送政策进企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