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士兵突击》到《我的团长我的团》,从《双面胶》到《王贵与安娜》,从《血色残阳》到《血色迷雾》,一部剧成功了,由同一班底打造的后续品牌剧,往往比前者更有市场。
曾被视为独立单一的电视剧,这两年的“品牌”效应逐步凸显。其品牌,即制作团队积攒的市场人气,近期引发热议的《我的团长我的团》便是一个明证。
品牌效应推盈利
赢了收视和口碑的《士兵突击》,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亏本剧。该剧投资方华谊兄弟老总王中军,此前在参加上海举办的影视剧制播联席会议时指出:“《士兵突击》不仅没赚钱,还亏了,但是《我的团长我的团》把《士兵突击》的损失全挣回来了。”
由《士兵突击》原班人马打造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尚在拍摄阶段就被多家电视台盯上,成为目前国产剧中单集购片价最贵的剧。而后者的这一“业绩”,显然是《士兵突击》“珠玉在前”的品牌效应。
和《士兵突击》一样赢得口碑的电视剧《奋斗》,在其基础上筹拍的续集《奋斗二》市场潜力也不容小觑:编剧石康尚在剧本创作阶段,即获得了300万元资金注入,而石康的目标是凭剧本盈利1000万元。
品牌效应助“长视”
很长一段时间来,电视剧像“罐装”产品:一个已经打开的“罐头”和下一个未知的“罐头”之间的市场联系是松散甚至独立的。受这样的市场制约,只顾其一不顾其二的制片方“短视”行为大量存在。
随着电视剧品牌效应累加凸显,这种“短视”渐渐被更积极的“长视”所替代。以如今被视作“投资回报有保证”的导演康洪雷为例,他执导的电视剧有了一个形象化的品牌名称:“康剧来了”。
作为另一个“康剧”品牌,编剧石康在创作《奋斗》之初就用了商业上的“长视”眼光。写《奋斗》时,石康就意识到市场的成功与否将决定以后的“续集”能不能再写。为了树个人品牌,石康用本来可以写好几个剧本的时间来写一个剧本《奋斗》,这也最终帮助他树立了石康品牌。
品牌效应非“万能药”
《士兵突击》亏了钱,“投资老板”王中军并不着急。因为《士兵突击》赢得了不错的口碑,还带红了段奕宏、张国强、张译、王宝强等一批演员。这些演员红了,未来会带来更多的回报。
执导过《渴望》《金婚》等剧的郑晓龙认为,虽然大部分制作公司和导演编剧都认为电视剧叫好和叫座很难产生交集,但这只是一些看重眼前利益的投资方的观点;往长远看,只要用心拍精品剧,钱自然会跑到口袋里来。
业内人士指出,为了抢收视份额,许多有经济实力的电视台不惜花大价钱“预订”电视剧。这一投资回报模式,跟电影必须等上档放映后由观众掏钱买票的回报方式截然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品牌助推市场,但品牌不是市场的“万能药”。如同品牌的建立要靠作品的积累完成一样,如果下一部的作品不被认可,那么品牌的“含金量”也将迅速受到质疑并因此反映在市场回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