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理人品牌讯:目前我国农副产品深加工程度低、综合利用落后、领域窄,农副产品企业的日子很不好过。
在“三高一低”的现状面前,即媒体费用高、终端投入费用高、人力成本高和企业利润低的情况下,农副产品缺乏一个稳定的产业转化基础,用“一小、二多、三低”来概括是丝毫不为过的。这“一小”就是企业规模小;“二多”就是产品数量多、重复多;“三低”就是企业集约度低、利润率低、管理效率低,用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先生的话说,也就是“多、小、散、乱”的现状。
现在已经到了农副产品迫切需要注入新的市场意识和营销思维的时候了,不能再停留在等、靠、要的初级推广手段,而是敢于直面市场、整合资源。
事实上,有许多老板坐拥当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非常符合绿色、生态、环保的要求,但往往是不能将这些好的产品演变为商品,有的也只能算是一堆库存,产品越多,浪费越大。这些年不要说在全国做得有声有色、虎虎生风的品牌了,就是某个区域、某个局部做得象样些已经很不错了。
许多农副产品企业推出的产品都不是跟着市场需求来,总觉得自己的东西千好万好,仅仅凭着个人喜好,明明没什么新玩意,却捧着供着,不知道怎样去打扮、怎么去包装,等到发现市场上同类产品多如牛毛这才发现不对了,整个人开始冒虚汗,紧张起来,这时候又不能很好地审时度势、集中资源和优势,把产品好好“表现”一番,在茫然中被动等待、束手无策,企业命运结果就是注定被淘汰。
踏准品牌营销的节拍
农副产品企业要生存、谋发展,就不能迷恋竞争激烈的红海,必须走差异化、专业化、特色经营的路子,就像几年前开始的福建食品和服装品牌化经营浪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在细分的市场中开创出一片能保持相对优势的蓝海领域,走“靠产品做大、靠营销做强、靠服务做赢、靠创新做活”的特色营销之路,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CEO于斐先生一再建议我们的中小企业必须经营好自己各方资源,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具体来说包括:
准确定位
一、 自身优势——明确
这种优势主要是定位在产品的与众不同上,强调实效的承诺,第一视觉的冲击。产品有个好名字,或有个权威理论支撑,甚至有个权威人士或名人给产品叫几声好,产品就会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