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新政引发的激辩可谓热闹,有人拿下半年楼市崩盘的预言唬人,有人诅咒挨千刀的高房价为何金枪不倒,有人质疑中央的智囊为什么不管用。在4月27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的节目《楼市新政:炒房客揭秘市场心态》中,炒家自揭的炒房手法更让我们瞠目。从央视这期节目披露的炒房手法来看,楼市的调控新政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必须走出“术治”的博弈怪圈。
人们热议的调控新政“精确打击”说白了就是银行收紧房贷,如果说这就是楼市调控力度的加大,无疑是承认了此前房价的节节攀升是政策的执行层面在推波助澜,央视的这期节目恰好证明了这一点。炒家炒房利用信贷杠杆,借助银行贷款把投资放大。早期的房子投个5万,10万块钱,可能就可以把一个70、80万的房产买下来,过不了多久房价上涨,收益率一下就可以放大十倍。炒家即使手上有足够的资金,也不会在一个楼盘上交付全款,而是套用银行贷款去买更多的房子。眼下“精确打击”提高二套房、三套房的贷款门槛,审批手续以家为单位,在炒家看来,当是“小儿科”,因为他们早就不是在以“家”为单位炒房了。炒房客盯上了别人的身份证,亲朋好友数量有限,就去找农民工借用身份证,可以用麻袋扛着身份证去买房子。这样不仅可以绕过二套房、三套房的贷款门槛,还能享受购买第一套房子的诸多优惠。
对于调控新政“精确打击”式的技术处理,我们不妨称之为“术治”。“术治”对于堵塞一些监管漏洞或许必不可少,但如果只是在形式上做文章,那只不过是促使炒房团内部出现分化,促使他们改进对策水平,提高一些炒房成本,从而又为房价的新一轮上涨提供了动力。正如央视这期节目反映的那样,炒家对楼市新政的反应出乎观察家的意料:在炒家看来,尽管短时间内房价会在政策压力下走低,但多年的炒房经验又让他们期待着下一次更猛烈的反弹。媒体上对调控新政所出现的相互矛盾、截然相反的意见,正是新一轮博弈的表现。
进一步思考,“术治”之“术”,是和“道”相对而言的;术者,泛说为技巧、方法也。也就是说,如果不从“道”的层面上解决问题,只是在“术”的层面上做文章,很容易被对方所“黑”。一方面,精确打击越精确,越容易为“误炸”式的执行提供借口;另一方面,精确打击的打击点越集中,越容易被屏蔽。三鹿奶粉“假蛋白”事件中,食品检验通过氮原子的含量间接推算蛋白质含量,而化学原料三聚氰胺恰恰含氮量很高,鲜奶蛋白质增加一个百分点,用三聚氰胺的花费只有真实蛋白原料的1/5,难怪有奶农要用“假蛋白”的之矛去攻食品检验工具之盾。应对调控新政的“精确打击”何尝不是如此呢?其实,调控新政力度的加大如果只是以抑制炒房为标志,不仅使得炒房客觉得很冤,而且在旁观者看来,也有隔靴挠痒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