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陈一舟放弃校内网这块招牌改名人人网,坦白说业内人士批评多余认可,至少校内网名称的放弃将引来其他网站垂涎三尺。而且一个网站希望通过改名扩大用户群体,调整细分市场实在是违背市场营销规律。这种缺乏品牌专家严密论证决策的战略行为不得不让人为其捏把汗。而关于管理者的战略构想可能导致市场营销失误的事情早已被国际品牌专家里斯先生所论证(历史遗留下的营销人与管理人的世纪战争http://mkt.icxo.com/htmlnews/2008/11/25/1335865_0.htm),而校内网的控股方千橡互动集团本来是有首席营销官设置,由阿里巴巴前副总裁江志强出任。照理校内网改名的战略调整应该不至于不会如此马虎。校内网改名一事虽然暂不能预测太多,然从基本营销学理出发,校内网的改名事件还需后续观察。>>>校 内网更名人 人网是左脑管理思维战胜右脑营 销思维的典型昏招
阿里巴巴前副总裁江志强出任千橡首席营销官
核心提示: 11月3日,阿里巴巴前副总裁江志强向和讯IT证实,他于本周正式加盟千橡集团,任CMO(首席营销官),负责千橡集团的广告、销售和市场以及猫扑网业务。 11月3日,阿里巴巴前副总裁江志强向和讯IT证实,他于本周正式加盟千橡集团,任CMO(首席营销官)。
核心提示:11月3日,阿里巴巴前副总裁江志强向和讯IT证实,他于本周正式加盟千橡集团,任CMO(首席营销官),负责千橡集团的广告、销售和市场以及猫扑网业务。
11月3日,阿里巴巴前副总裁江志强向和讯IT证实,他于本周正式加盟千橡集团,任CMO(首席营销官),负责千橡集团的广告、销售和市场以及猫扑网业务。
前千橡副总裁王秀娟于9月底离职,江志强加盟千橡,全盘接手了王秀娟之前在千橡负责的业务。
江志强2007年5月加盟阿里巴巴集团,担任集团副总裁一职,负责集团在全国的媒体销售业务。2008年,江志强转任阿里妈妈副总裁。9月初,阿里巴巴集团整合业务,将淘宝与阿里妈妈合并。
江志强2006年被《新营销》杂志评为“年度20大营销标志人物”;并于2006和2007被《成功营销》杂志选为“影响中国100位营销人物”。2007年,成为中国广告协会互动网络委员会高级顾问。
江志强1992年毕业于台湾交通大学,获管理科学系学士学位。
阿里前副总任千橡首席营销官
据千橡集团证实,阿里巴巴集团前副总裁江志强已出任千橡集团首席营销官(CMO),接管千橡集团原首席营销官、执行副总裁王秀娟的工作。王秀娟于今年9月下旬从千橡离职,原因是有了新的职业选择,但目前尚未透露新的去向。 江志强于2007年5月加盟阿里巴巴集团,据千橡集团证实,阿里巴巴集团前副总裁江志强已出任千橡集团首席营销官(CMO),接管千橡集团原首席营销官、执行副总裁王秀娟的工作。王秀娟于今年9月下旬从千橡离职,原因是有了新的职业选择,但目前尚未透露新的去向。
江志强于2007年5月加盟阿里巴巴集团,担任集团副总裁一职,负责集团在全国的媒体销售业务。他致力于整合集团公司媒体广告营销资源,为广告主提供整合创新的服务。
在加入阿里巴巴之前,江志强曾先后于宏碁旗下宏网集团、雅虎奇摩和网易等公司,在电子商务、广告销售和营销服务策划等领域有相关经验。江志强1992年毕业于台湾交通大学,获管理科学系学士学位。
SNS的墙光靠改名推不倒
计算机世界作者杨霞清/文:“校内网”更名“人人网”,彰显出陈一舟的SNS野心。然而,简单的改名就能让这个SNS网站通吃学生和白领吗?
8月4日,千橡互动集团正式宣布: “校内网”正式更名为“人人网”。千橡互动集团CEO陈一舟雄心勃勃地宣布,人人网的目标是把覆盖人群从现有的7000万注册用户发展到中国3.38亿网民。
尽管之前早有传闻,陈一舟想“吃遍天下”的野心还是让业界吃惊不小。
“校内网”这个名字的双刃作用陈一舟早就知道。“校内”把大学生网罗其中,造就最大的校园SNS; 但陈一舟一直梦想的白领市场,却被“校内”这堵无形之墙隔在外面。
现在,这堵无形之墙看似推倒了。你看,我这是“人人网”,面向的是所有的网民。但推倒墙与吸引用户、留住用户,是两回事。显然,后者比改名难多了。
校内改名之时,国内的SNS江湖格局早已成型。51.com圈住了青少年,校内网的主流人群是大学生,开心网(kaixin001.com)与千橡集团的开心网争夺白领市场。介于中间的校内偏偏不满足于大学生这个定位,上下其手,想通吃所有的人群。
“通吃”是很难的。营销学里有个观点是,当你的定位是所有人时,实际上是没有定位。支持校内的观点也许会说,Facebook不同样是从学校走出来,并得到了上至奥巴马、下至十几岁少年的青睐吗?但校内网所面临着生存环境和竞争环境,与Facebook迥然不同。
首先,校内改名改晚了。如同前面所言,白领SNS市场已经有了强劲的竞争对手开心网(kaixin001.com),其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了4000万。SNS是基于关系的网络,类似滚雪球的效应。当你的熟人和朋友都在某个网络时,你很难再有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另一个人际网络。所以当校内把带有学校标志的域名去掉时,能吸引到多少新的白领用户,是值得考量的。
其次,校内改名同样是双刃剑。千橡互动集团的想法是,改名后即使吸引不了多少新的白领用户,但至少能留住那些原有校内网的用户,这些原有的校内网用户毕业之后也逐渐成为白领的主流人群。这种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没有了校内这个明显的社区标志,在校学生这批用户是否会流失?这两者之间的对比哪个数字会更大一点?
再次,改名绝对不是吸引用户和留住用户的关键因素。白领经常光临开心网,并不是因为“开心网”这三个字,而是因为那上面的朋友、内容和游戏。同样,网民绝对不会因为校内改名了,就蜂拥而至“人人”。竞争的最关键因素,还是网站到底能提供什么服务、能否满足网民细微的需求、用户体验是否足够好。
笔者是SNS的忠实用户,一度也以为SNS增长乏力,但SNS的进步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当那些组织机构、传统媒体和明星纷纷进驻各大SNS网站,把SNS平台当作新的传播平台时; 当某一个帖子能被上万次地转贴时; 当很多人习惯从SNS平台那里获取新的资讯、娱乐、热点信息,交换对某热点事件的看法时,你不得不开始对SNS平台的强大予以重视。SNS正在影响着人们的观点、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
正因为SNS发展的不可预料性,校内改名并没有得到业界的喝彩,但发展中的SNS给人以无限的想像,“人人”依然有机会做得很好。当然前提是能准确地把握住用户的需求,提供足够好的服务——但这与改名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