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国有大型企业“走出去”并瞄准世界资源性公司的战略相比,中国民企今年以来也开始密集“走出去”。这个“走出去”,却是一条迥异的道路——它们盯上了具有历史但有些“年老色衰”的国外品牌。
与中国国有企业频频溢价收购、但在海外普遍遭遇的有色眼镜扫描、质疑和否决的情形相比,这些民企似乎轻易而举地获得了被并购方及所在国家的鲜花和掌声。
但在国内,它们的并购行为却面临着巨大的国内舆论质疑压力。甚至,事情本身的曝光令企业在收获巨大知名度的同时,也存在被过度曝光“捧杀”的风险。
目前,最令人们关注的是四川腾中重工对美国悍马品牌的意向收购,以及温州、广州两家民企对法国皮尔•卡丹品牌的意向收购。
一个是代表美国过度主义消费精神的符号性品牌,一个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国门打开时遇到的第一位西方服装设计师的名字(后来便理所当然地被国人视为国际顶级奢侈的时尚品牌)。
所以,笔者怀疑,正如中国游客到海外景点首先要标志性景点留张影的心态,中国民企对标志性品牌的情结几乎是伴随着个人成长一步步深化的,而对其的占有有时不是因为基于内心的真正需要,或者说并不符合商业逻辑,而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多么“牛逼”。
从过去的发生在一些民企(像欧亚农业、德隆、格林柯尔)的发展历史看,这种收购的曝光对一直韬光养晦、有幸成为深海鲨鱼的一些民企来说并非好消息。事实上,有消息指,当收购行为曝光后,有关涉事企业却更选择三缄其口,因为很多政府部门开始过来“考察调研”了。
但是,如果企业连这一关都通不过,怎么可能长久屹立在国际媒体舞台?
警惕“一鸣惊人”策略
现在中国500强进入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只有联想一家,有企业家指这足以说明中国民营企业在中国弱势地位依然没有改变。
这是相对而言的。实际上,相对中国几千年历史以及中国改革开放30年历史而言,中国的民营企业不但在经济基础上、还在政治地位上有了相当的提升。尤其是目前迷漫在中国上空的重商文化和各地政府的GDP崇拜,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滋生的腐败,都使民营企业的成长有了肥沃的土壤——他们可以绕开一些制度规则的明文限制。
甚至有专家调侃地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在中国各地,没有用资本买不到的东西。
但这也造就了许多民营企业的“原罪”现象,因为如果严格的法令,缺乏金融服务机构支持的大多数草根型民营企业将难以在不完善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所以,人们常常看到,一些民营企业善于利用政府官员壮大自己(他们必须有丰富的人脉及精明的关系处理),有的企业甚至将官员直接纳为麾下,因为这些官员有丰富的政界关系,可以轻易“搞定”很多人无法搞定的事情,甚至明目张胆钻法律和政策的空子。
这就是很多企业固然高速成长,造就很多的企业帝国,但不愿意曝光的原因。而那些媒体曝光的一些富豪很多成为阶下囚的无数案例更加深了一些民营老板对韬光养晦原则的坚持。所以,对媒体的敬而远之成为一种潜意识,埋头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