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蒙牛”和“牛根生”这两个词,我是在2001年才知道的,是通过智囊杂志发表的《伊利的对手》一文读到的,当时只有两岁的蒙牛是一家小企业;第二次对蒙牛“庖丁解牛”式的了解是在清华的EMBA课堂上,老师给我们沙盘式推演牛根生和蒙牛在IPO前夕眼花缭乱的股权演变,让人惊叹蒙牛和牛根生背后的“高人”,其“资本运作”得已经让普通人看不懂了;另外,我与蒙牛的“亲密接触”就是每天饮用他们的液态奶,由于国家免检和铺天盖地的“权威”广告,我想当然地认为质量差不到哪里去,这些因素让我没有任何理由去戒备,直到“三聚氰胺”爆发后,牛根生的企业家形象在我脑海里矛盾地消失了。
之所以矛盾,就是因为他在舆论和公众面前的形象太“正面”了,而且他始终以“乳业民族英雄”自居,但是,通过阅读很多分析文章我发现,一些有关蒙牛和牛根生的负面性内容消失了,大众面前的蒙牛和牛根生只有一张面孔。
据知名媒体人秦朔先生在《忠告蒙牛》一文中说:“在媒体上,你看到的蒙牛只有赞歌一片,而且完美无缺。即使是蒙牛明显有问题的行为,如果媒体想正常报道,也会迅速被蒙牛调动力量加以‘消灭’。”
长期研究乳业问题的雷永军先生在2007年元月撰文分析:“在乳业内部,传统的做法是,养牛是第一步,谁养不好牛,谁就没有好牛奶,谁自然就不可能获得好产品,没有好产品怎么会有好的市场和利润呢?自然这个企业就不可能做大做好。可事实上,蒙牛突破了这个‘难题’。这个‘突破’在乳业内部被很多企业家不齿,但结果蒙牛却在市场上获得了成功。也正是因为这个,牛根生在乳业内部争议很大。”不难看出,超速成长的蒙牛其“基本功”显然有问题。
我们看这次被网络爆炒的“万言书”事件,牛根生高调打出“悲情牌”和“民族牌”,倾诉:“股价暴跌,导致蒙牛股份在价值上大为缩水,老牛基金会抵押给摩根斯坦利的股票也面临被出售的危险。这引得境外一些资本大鳄蠢蠢欲动。
能不能及时筹足资金,撤换回被质押在外国机构里的股份,关系到企业话语权的存亡。”结果,很快得到了昔日的“同学”援助,但也引来了很多人的非议和质疑。
非议和质疑的焦点是:一、作为一个在开曼群岛和毛里求斯注册的公司,在颜面扫地时,有何颜面高举民族主义旗帜?二、抵押在摩根斯坦利的4.4%股权一旦被了结,究竟是中国企业话语权丧失还是企业家自己的话语权丧失?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让笔者极为困惑:就是抵押背后的玄机。抵押之前这部分股权已经“高调”捐赠,但为何会出现抵押融资?融来的钱用到哪里了?现在为何会出现大窟窿?
4.4%的股权按照当时的市值来算,融来资金也不少于10亿元,如此巨大的数额不会在这三年就被老牛基金会“公益”完,那么钱究竟流到哪里去了?如果被蒙牛挪用,岂不是给社会公益开了一个空头支票?
如果基金会抵押融来的钱没有用于他途,摩根斯坦利现在进行股权处置,对老牛基金会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合算的买卖,现在股价比当时缩水六成多,如果老牛基金会现在拿着那些融来的钱去市场直接购买,现在可以买到当时2.5倍的股权数,这对老牛基金会和社会有损失吗?
希望笔者的这些担心不是真的,也希望老牛基金会能够晒晒自己的“账单”,毕竟有人已经把这次“捐股”行为与比尔盖茨、巴菲特和李嘉诚并列起来了,如果神话破灭岂不又成中国公益事业的“三聚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