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笔者《传播,就是要哗众取宠》的文章引来了诸多同行来信探讨,因邮件数量较多未能一一回复,笔者只能将“哗众传播”系列慢慢用文章来进行回复。
笔者在上文对传播的历史沿革作了简要回顾,同时也对传播时代划分提出了个人看法。今天笔者就传播的环境变化对“哗众传播”的必然性作简要阐述。
变迁一:传播无处不在
这个观点不是新观点,但是理解的角度却不是都很全面。
笔者将企业的营销或运营过程的诸多环节连贯在一起组成了“传播循环系统”,包括了两个方面:
一是显性传播方面:是指人员直销(人际传播)、包装与物料(包括了产品包装、广告物料、企业VI应用系统等方面)、企业自媒体(包括了内刊、网站、企业博客、企业邮件等)、广告与赞助、销售促进等方面。这些环节以“传者中心”向外界进行信息传播,大张旗鼓地将品牌信息内容准确地传达到目标群体。
二是隐性传播方面:是指商业展览会、商务考察、会议、论坛、俱乐部、事件营销、公共关系等方面。这些环节以“受者中心”进行植入式传播,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比如广东非常小器有限公司的冠军论坛,经常邀请一些知名人士前来主讲,有兴趣前来听课者必然会去了解非常小器是什么样的企业等这些信息,同时授课讲师也会因为主办方的“主场因素”,必然会将课件中的一些案例换成是非常小器的一些案例来印证,听课者将所学运用至工作中并得到收益也会想起“非常小器”的冠军论坛。从而使得“非常小器”的品牌通过这样一个冠军论坛得到几次传播。
当然,上面说这个观点不是新观点就是因为这些环节在企业日常运营中早就有了,只不过,随着消费者“惯性堡垒”的产生和干忧信息的增多,这些环节的传播功能更加凸显而已。而且,这些环节贯穿了企业对内管理和对外营销的每个步骤,有个时尚的观点“传播就是营销,营销就是传播”所指就是这个意思。
变迁二:消费者更要“面子”了
中国是一个江湖社会,面子情节严重,平时交往、喝酒吃饭都希望给面子。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物质文明建设到了物欲横流的状态,“仓廪实而知礼节”,腰包鼓了的消费者自然更加注重“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