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系列医改新政的推出,搞得制药企业们心慌意乱,“不确定性”挂在他们的嘴边,有的观望、有的迷茫,甚至有的失望。医药产业似乎陷入很难很受伤的集体困局。
观望、失望能够解决问题吗?在“不确定性”中难道就没有任何确定性吗?
事实上,剥去政策和学术的外衣,医药产业的本质依然是商品经济学,和其他产业一样,必然遵循市场经济和品牌经济的内在规律,大可不必被妖魔化。这个规律,说到底是优胜劣汰,是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所以,品牌塑造,是新医改不确定性下的唯一确定!最大的确定!
品牌竞争是医药企业竞争的高级形式,是市场发展的必然。原来品牌做得好的企业,如华北制药、石药集团、哈药集团、扬子江、同仁堂、三九、云南白药等,在新医改中成为最大的赢家,品牌为他们进入医保目录加了分,一些品牌企业还享受到了优质优价的待遇。同时,由于每个品类进入医保目录内的企业不只一家,当尘埃落定之后,他们之间必然展开竞争,而竞争的焦点依然还是品牌。
暂时没有进入医保目录的企业,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会也不可能自暴自弃,他们会全力争夺在零售终端的品牌药市场。当然,他们也可以继续积蓄品牌资源,为下一次向医保目录内冲刺做准备。
而近些年致力于OTC品牌打造的修正、白云山、江中、宛西、神威、千金、葵花、东阿阿胶、快克,以及中美史克、杨森等药企,依然是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