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企业在它倒闭或者破产前,肯定会发出种种不祥的征兆提醒掌舵者:赶快调整策略,否则企业会轰然倒塌或者无声无息的死掉。
而这个时候,企业的老总们,在成功的鲜花和掌声中正春风得意,几近靡醉。因为企业虽然发出了危险信号,可是企业正蒸蒸日上,一派喜人气象!
青蛙式企业之死
丧失对危险敏感性的企业几乎是必死无疑的,这样的企业可以称之为“青蛙式企业”。
一个国家、一种文明的灭亡不会毫无征兆,早在2000多年之前,韩非子就在其《亡征》一文中总结归纳了国家灭亡的种种征兆。企业的死亡亦如此,在“临死”之前同样也会出现种种不祥之兆,只是有些可能能够察觉出来,而有些则鲜为人知。
有一种企业几乎是必死无疑的,这就是那些丧失危险敏感性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可以称之为“青蛙式企业”。有人曾做过一个煮青蛙的试验:当煮好一锅沸水,把青蛙投进去,青蛙就会立即跳出来;然而,如果把青蛙放进凉水里慢慢加热,青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煮死——在缓慢的加热中,青蛙已丧失了对温度变化的察觉从而未能及时做出求生反应。
回头看看,我们会发现,当年巨人般的德隆就是这样一只青蛙。
2003年9月29日,德隆在全国工商联成立50周年论坛上声称:“再有3-5年,德隆将进入世界500强。”表面看,这似乎是德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没有逾期欠账款,银行账户可支配现金约有11亿元。
然而,不到一个月,形势急转直下。2003年10月23日,银监会发布第5号令《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以防范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10月27日,啤酒花董事长艾克拉木·艾沙由夫外逃,导致啤酒花股票崩盘,并波及整个新疆板块。不到一年时间,隐秘强悍的德隆轰然倒地。
事实上,“水温”的变化至少在2001年就开始了。当年4月,郎咸平“炮轰”德隆。其后在金新信托挤兑风波时,在德隆国际15人的董事会上,唐万新一人力排众意,决定挽救金新信托,并希望以此为契机全面进入金融行业,打造中国本土第一金融品牌。2002年,德隆向金融领域全面挺进。其实,自2001年后德隆的资金压力已经很大,其在江浙一带的融资回报率高达15%-23%,比其他公司高5%以上。不幸的是,德隆并没有及时对危险慢慢的笼罩做出应有的反应。
哲学家说:“如果一粒沙子消灭了,整个宇宙就会崩溃。”当然,人类还没有遭遇过这样的不幸。但从德隆身上,我们也能目睹“微小事件”导致的悲剧性壮观。一位叫罗恩·怀特海德的美国人曾经证明,在一串多米诺骨牌中,如果每一块相当于前一块的1.5倍,第32块将如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一幢摩天大楼那么大。只要推倒第一块骨牌,那么最后一块——那块巨大如摩天大楼的骨牌也会轰然倒塌。世贸大厦已经倒了,虽然不是因为遭受了一块骨牌的撞击,但这个推论足以让我们警醒:组织的崩溃有时只需一个小小的力,这与中国古语“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所阐释的哲理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