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以晋江如何成为“品牌之都”开篇,本报“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系列主题采访第三阶段报道今天拉开帷幕。
从春潮涌动的三四月间,到稻菽飘香的夏秋之交,本报记者曾陆续奔赴我国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深入城市、乡村采访,集中发回上百篇报道。连缀起这些报道,各地各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探索和经验,展现在读者面前。
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着眼于各地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具体实践,本报从今天起开辟“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专栏,将分别以自主创新、区域协调、资源节约、现代农业、环境友好、深化改革为专题,展开各为期一周的集中报道,努力反映各地各部门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的新探索新成效。
自主创新篇
10月30日,走进福建省晋江市,各种知名品牌的户外广告琳琅满目;宾馆旅社、饭店商场,都能见到当地品牌的订货会。利郎、七匹狼、安踏、柒牌、九牧王、劲霸……众多的品牌,已成为这座城市的耀眼名片。据最新统计,到今年10月,晋江市已拥有15枚“中国驰名商标”、18个“中国名牌产品”和2个商务部重点培育出口名牌,拥有品牌数目位居全国县(市)前列。
晋江,这个一度依靠贴牌生产、低层次发展的海滨小城,是如何成为“品牌之都”的?
没有自主创新,企业就没有灵魂
从贴牌到创牌,晋江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晋江曾是一座小渔村,这里真正意义上的工业生产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看到人们热衷于购买各种各样的舶来品,晋江的农民、渔民们也纷纷办起家庭作坊,从仿造入手生产大批所谓“国产洋货”。供不应求的买方市场,让晋江人赚了个盆满钵溢。进入上世纪90年代,大规模的设备引进和技术改造,使晋江企业的设备水准和加工能力,渐居国内先进水平,开始告别原始仿造。
国际知名厂商注意到了晋江企业的加工能力,纷纷以下单订制、贴牌生产的形式,来此合作合资。“那时,要是能和洋企业挂上钩,不但能带‘洋帽子’享受免税优惠,又不用为产品销路发愁,谁不愿意呀!”安踏集团总经理丁志忠坦言。当时,晋江这种贴牌企业达到500多家。可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产品,贴上别人的商标后便身价倍增,一种不甘心和隐忧也悄悄地在丁志忠等人的心里滋生。
1997年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让已经习惯于坐收源源不断的加工费的晋江老板们,遭遇当头棒喝:国际市场迅速降温,赖以生存的订单急剧缩水,曾经畅销市场的产品,一夜间成了“烫手山芋”。从这时起,“品牌”这两个字,开始真正深刻而有形地走进晋江企业经营者的头脑中。
“一个不能自主创新、没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企业。”晋江的民营企业家们这样总结他们前20年的发展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