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三聚氰胺深怀敬畏,就像我们对柑橘蛆虫深怀敬畏一样。 又到了救救鸡蛋的时候。自10月26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检出产自大连韩伟养鸡有限公司的“佳之选”鸡蛋超标88%的三聚氰胺以来,接连两天,湖北京山鹏昌农产品公司和荆州双港畜禽养殖加工公司生产的鸡蛋在港被检出三聚氰胺超标,而山西长治市绿色生物发展中心生产的“慈云祥”鸡蛋亦被杭州市质监局检出残留三聚氰胺,每公斤含量达3.5mg。 一个鸡蛋含三聚氰胺,那是奇迹;千万个鸡蛋含三聚氰胺,那是灾难。我们不是头一个吃鸡蛋的人,但我们是三聚氰胺最后一个受害者。一根利益的链条倒下去,从第一个环节开始,但不会从第一个环节结束,当人们把仇恨集中于最后被发现的犹大时,真正的元凶,正如幽灵徘徊在视线的远方。 三聚氰胺就是这样一个幽灵。当鸡蛋成为靶子之时,终于又一个“业内公开的秘密”浮出水面:在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是国内饲料行业的潜规则。当三鹿奶粉被忍无可忍的肾结石第一个击中后,面对业内“假蛋白”的公开秘密,曾极其不幸地抱屈:“三鹿不过是挤破了中国奶粉业内的脓包”,从那时起,追问三聚氰胺如何进入奶粉与液态奶就是智者必为。 但比“挤破脓包”更委屈的是,中国不法企业天才冲动下的发展伟迹,不幸全在对奶粉的愤怒中从容隐身。人们的愤怒摧毁了奶粉,却使三聚氰胺在饲料、奶农、不法奶站、生产环节诸多扑朔迷离的猜测中遁形,公众与本就失当的监管,有意无意地错失发现一个更大“公开秘密”的最佳时机,由此饲料行业添加三聚氰胺,成为在奶粉丑闻中被忽视的问题,成为被放过的元凶。 罪恶一旦开始,不到正本清源就不会停止。鸡蛋在香港的沦陷,证明了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正常,但检测结果与产品一样的“出口转内销”,却证明了在已经暴露出的制度缺陷上进一步的麻木与低效。 三聚氰胺废渣变身假蛋白添加剂进入饲料,据《南方日报》报道,“5年前从水产养殖开始,后向畜禽养殖蔓延,几乎涵盖整个饲料行业”。2007年5月美国宠物毒粮事发,三聚氰胺就已现出身影,早在2004年,制造宠物毒粮的江苏徐州安营公司就已开始生产“生物蛋白精”,并在网上公开求购三聚氰胺废料。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教授在2007年11月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中就曾预言:“国内的水产饲料和其他动物饲料都存在添加三聚氰胺的问题,包括奶粉”。而三聚氰胺废渣流向饲料行业的动力居然有:5年前,国内三聚氰胺的生产企业需要请专门的环保公司处理三聚氰胺废渣,这是一笔费用不小的开支,而目前大多数企业都会选择低价销售。 一个民族的食品,竟然是被三聚氰胺如此营养起来的。这个世界上,居然也有宠物比我们更有保障。历史总会把成功归功于抓住的那个机会,四川农业厅推迟一个月公布大实蝇疫情,还可以怪谣言太快,还可以怪媒体报道“内容严重失实”、“记者违规发布疫情”,而我们如何抓住三聚氰胺,错过如此之多的机会后,恐怕没有人会觉得是成功。连中国的娱乐圈里,都不乏敢自称为“鲁迅”的好汉,但活着的大多数人,在三聚氰胺的变幻之中,面对一个鸡蛋,吃还是不吃,都成一个问题。 不是我们揪住三聚氰胺不放,而是三聚氰胺揪住我们不放。
品牌关键词:三聚氰胺 原料 饲料 鸡蛋 牛奶
[品牌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