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北京 前门 大街 天街 北京文化
前门大街应该成为反映北京民族文化的大舞台。在文化空间等硬件条件具备后,像前门大街这样的街区要传承和发扬北京的文化,还应该选择合适的文化形式,为历史街区注入灵魂。
深入解读前门地区整体规划布局,不难发现随着危房改造与对前门地区部分民居的拆迁,百年来,与前门大街发展相伴的市井文化正在逐渐削弱。新前门大街如何聚集起人气,是值得关注的新问题。前门大街理应具有展示民族传统节日的功能,针对不同传统节日的文化属性以举办庙会等形式,打出“天街”的文化品牌。
此前,众多洋品牌进入“天街”曾引发争论,但这是市场规律作用下的结果。新前门大街焕发出现代气息,符合现代人的心理,而包容性、地域性、时尚性又是北京文化的应有之义,因此不应该拒绝国际一流品牌进入前门大街。众所周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前门大街是非常繁荣的商业街,那时就已经有一些知名的国外品牌在经营,可以说商业品质非常高。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商户进入,由于其商品品质不高,导致商业氛围混乱。而一些国外品牌进入修缮后的前门大街,可以提高前门大街的商业品质,这实际上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前门大街的商业氛围是很接近的。
但前门大街毕竟是现代生活中的前门大街,商铺要不要全部恢复牌匾,服务员要不要长袍马褂,开展什么形式的商业宣传最见效,都应遵从市场规律,而不是一味复原旧的场景。前门火车站前熙熙攘攘的人群早已消失,街头再难见到民俗艺人,现代人购物逛街都有了新的需求,以往促成前门大街商业发展的历史条件正在发生变化。为使新前门大街充分彰显其特有魅力,需要与时俱进发展其文化内涵。所以,要将“天街”在北京文化中的地位进一步发扬光大,也需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寻找其特有的历史时机,不断提高人们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