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1世纪初中国民众第三次大规模抵制洋货,矛头指向法国在中国最真实的存在——遍及30多个城市、拥有112家分店的家乐福超市。传导链条则是人们熟悉的渠道——网络社区、QQ、MSN。
事件发生后,记者前往北京、昆明、武汉等地,对“抵制家乐福”的人群、原因和背景进行了调查。一群生于1980年前后的白领阶层是抵制的骨干——他们毕业于外企和外国文化涌入中国的这10年,对自由、民主、法治的认知并不缺乏;而对与中国建交44年的法国也不无好感。但这次火炬传递中的冲突,让不少人“感觉自己被骗了”,于是,他们选择抵制家乐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此间,法国高层频访中国,试图修补双方关系中的裂痕。接受记者采访时,法国驻华大使苏和说,他完全可以理解中国人民的心情。“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共同往前看??而且我相信,这种看法和中国政府的愿望是一致的。”
传导链还原:
“我赶上了全民激愤的时间”
是谁发起了抵制?是谁第一个站到了家乐福门口抗议?是谁组织了一场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这背后的推动力又是什么?
那个以自由、浪漫著称,并把“吻面”作为相见礼节的国家,在北京奥运火炬的传递中激怒了众多中国人。于是,它在中国最真实的存在——遍及30多个城市、拥有112家分店、2007年销售额接近300亿人民币的家乐福超市,遭到了“围攻”。
源起
如同全球化时代的绝大多数“战争”一样,攻击是从网络开始的。2008年4月8日,在某著名的虚拟社区,一个“全程记录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的帖子,发布了如下镜头:法国市政厅大楼挂出五环镣铐的旗帜;被撕碎的中国国旗;还包括一个“藏独”男子抢夺残疾姑娘金晶手中的火炬……“这与勃艮第人对圣女贞德的暴行如出一辙!”“聚焦奥运”版的一个跟帖说。
在这个拥有2000多万用户的网络论坛里,激奋的帖子骤增数十倍。特别是当火炬在美国旧金山和平完成交接仪式后,声音愈加愤慨:“原来法国比美国还坏!”1999年3月,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之前,天涯社区正式成立;2005年,这里的用户代替了人民网“强国论坛”,把“抵制日货”行动推向了巅峰。
抵制洋货是一项不需政府审批的活动。类似的自发性抵制在西方也曾发生——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由于美国不满法国对伊问题的立场,国会众议院就曾将三栋办公大楼餐馆里“法式薯条”的餐牌统统改成“自由薯条”,以“报复”这位盟友。
在天涯的众多用户里,单纯表达情绪的声音特别强势,4月10日前,“抵制LV”“抵制法国香水”“抵制雪铁龙”等提议——包括列出法国商品的清单,统统淹没在谩骂法兰西的口水里。“这也难怪,类似LV之类的奢侈品太小众了。”接受记者采访时,成都网友“梦罗宁馨”说。
“梦罗宁馨”是最早提出抵制家乐福的人之一。4月10日9:51,由她发出的《爱我中华抵制法货》一帖,进入网民的视线。她在帖里列举了一些法国公司、产品,其中明确锁定“家乐福”——抵制这个在中国拥有2亿多客户的零售商,“普通人都能做到”。出于同样的原因,在另一大型社区——mop上,27岁的网友“水婴”此刻也发出了“抵制家乐福”的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