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超,一位年轻的南京本地创业者。昨天,拿到自己的专利证书来到本报,在记者对面刚刚坐定就说:“前两天,不是有人通过你们报纸找营销团队嘛,我也想找一批营销高手”。
产品节油率达到6.67%
2004年,成超在一家公司任职。无意中看到未来将出现全球性资源紧张的消息,便开始琢磨起来。他利用自己以前学的电气知识,动手研究汽车电子节油产品。
经过研究他发现,蓄电池向全车电器供电的过程中,电路中的杂波和瞬间大负荷用电,使发动机各项性能100%发挥。此外,车辆在行使中点火线圈无时无刻不在发出有害的干扰电流,影响到蓄电池供电力效率的下降。通过多次实验,他自己发明了一种电子节油系统,并在2006年拿到国家专利。
专利证书拿到之后,成超开始投入市场运营。这才发现,整个汽车节油市场已经是鱼龙混杂,各种品牌的节油器都对外宣称,是市场上最好的节油器。“我去了很多家汽车公司,别人都说这种产品见得太多,劝我不要白费力气。”成超告诉记者。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在国内还没有汽车节油方面的具体标准。也就是说,一种节油器的好坏,没有标准可以评判,各个厂家都说自己的好。
碰壁之后的成超,决定去南京科技局寻求帮助,工作人员劝他对自己的产品做一次鉴定,为产品进一步细化节油数据。
“我当时给南汽汽车研究所打电话,对方劝我不要浪费时间,他们已经为几十个节油器做过检测,结果都不理想。”最后,在成超愿意自己掏钱的坚持下,对方才勉强答应。
两个多月前,在南汽实验室总共做了两个多小时检测。“我的产品放上去不久,检测人员就感到很吃惊。”成超得意地告诉记者,最后给我的检测报告是,经过对比,功率上升2.96%、节油率6.67%。
成超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这表明我的产品比同类产品要高出很多”。
优秀团队来之不易
“我的产品是好的,但通过对市场的开拓看,难度还是存在。”成超告诉记者,首先整个市场受到其他产品冲击,此外部分汽车厂不愿意增加成本,为汽车安置节油器。
目前,拥有专利的成超正在参加“赢在南京”百万创业争霸赛,已经进入前50强。“比起100万的创业基金来说,我更看重通过比赛认识的创业朋友,并且通过比赛能让我的项目得到补充和评委提出的宝贵意见。”目前,仍在向前十强迈进的成超告诉记者,他迫切需要有资源和能力的优秀营销伙伴,和他一起打开市场。
此前,成超曾关注本报关于《专利项目寻营销团队》的报道,读者俞苗根为防松防盗螺母寻找营销人员,并且引起广泛关注,共有几十名读者与其洽谈。“俞苗根和我的需求一样,我也要找营销团队。”他坦言,比起俞先生的需求,前来洽谈的营销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营销经验,还要有一定的社会资源。毕竟,一个新项目打入市场,并非易事。
通过俞苗根和成超对本报提出的要求,记者发现,许多创业者缺得不仅仅是钱,对优良营销人员的需求更为迫切。
马云曾告戒创业者,很多时候,中国的企业往往是几年下来,领导人成长最快,能力最强,其实这样并不对,他们应该学习唐僧,用人用长处,管人管到位即可。毕竟,企业仅凭一人之力,永远做不大,团队才是成长型企业必须突破的瓶颈。
先前通过本报寻找资金的刘政辉向本报表达观点,创业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的,而现在有很多创业者很浮躁,以为能拿到投资就能干好事业,事实上一个优秀的团队比金钱更来之不易。
针对成超寻找营销团队的需求,欢迎广大营销人才致电本报前来咨询,同时我们也将密切关注项目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