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股品牌转换的浪潮,与当初SK-Ⅱ事件之后,很多消费者转向消费同档次其他国家品牌十分类似
据bet5365首页http://www.dglianan.com/报道:“我最近已经不再购买法国的化妆品品牌,以后也不会。”在自己MSN签名前加上“爱中国”的标示之后,在一家美国公司就任中层的Tammy充分发挥在办公室的影响力,不仅号召同事们不要购买法国的奢侈品,还改变了去家乐福购物的习惯,转向社区周边的联华与农工商超市。
这种对于法国货品的抵制情绪迅速蔓延开来。一位王姓消费者在看到网友的号召之后,迅速在家里翻开自己的梳妆盒,寻找法国品牌的踪迹,并对记者明确表示不再消费法国品牌的奢侈品,今后可能会转向美国品牌。这股品牌转换的浪潮,与当初SK-Ⅱ事件之后,很多消费者转向消费同档次其他国家品牌十分类似。
但法国的化妆品公司还没有感觉到这种从消费者层面反射上来的压力。欧莱雅集团昨日发布年报称:“在中国大陆,2008年第一季度销售增长超过30%,各业务部门均增长显著。”该公司相关人士对记者解释称:“所谓30%,即代表着中国一季度所实现的销售增幅与去年中国所取得的增长率相同。”
记者根据该公司昨日发布的一季度财报了解到,截至3月31日,该公司实现销售额43.59亿欧元,其中高档化妆品部的销售额达9.3亿欧元;活性健康化妆品部销售总额为4.08亿欧元。二者相加,共有超过13亿元的销售额,占到该公司销售总额三分之一强。记者了解到:这两个品类包括兰蔻、碧欧泉等进口高端品牌,在中国市场以进口为主,但是该公司称并未对这两个品类在中国销售额所占集团比例进行统计。
“欧莱雅进入中国11年,非常幸运地得到中国消费者的信任。产品的质量和选择都令人满意。前提建立在欧莱雅本身对中国消费者的尊重。”该公司相关人士对记者解释说。该人士预计“接下来的经营活动将完全正常”。
而针对目前的抵制行为,一位供职英国快速消费品公司的高管认为应该区别对待,“不要盲目抵制法国货品。因为很多企业已经‘中国化’。在中国注册公司之后,不仅在中国建立原料基地,还大举雇佣中国员工,并在当地生产产品。最终的成品不仅在国内销售,还成为亚太区所消费产品的生产中心。对于类似的企业,如果遭到抵制,反而会影响中国自己员工的生存。例如一些已经进入国内的零售巨头,销售的都是中国产品。如果抵制类似公司,并非明智之举。倒是一些纯进口的奢侈品企业与品牌需要受到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