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达能事件已经有些时日了,事情正在向达能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那就是“商标仲裁”和“民族品牌保护”,前者使达能失去对娃哈哈的控制权,后者则可能使达能在内地面临重大的品牌危机,甚至导致大众的抵制——即使如可口可乐也因为某些国家的抵制而损失不可估量,达能又怎能逃脱民族感情这一营销魔咒呢?当我们从公关角度看待这起事件,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我们看到中国企业一直忽视“新闻事件”的边际效应。要分析边际效应还得从中国式公关说起。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中国式公关?
在中国市场,公关就是通过媒体、新闻、事件、活动和炒作等形式起到宣传目的,提升销量或者品牌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公共关系,更多是企业根据中国的市场环境做出选择。例如“娃哈哈”事件中,做的最好的就是“和君创业”,事件就是机会,于是以光明乳业小股东身份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总裁李肃日前向达能发出措辞强硬的公开信,公开声援娃哈哈,谴责达能的不正当竞争。李肃表示,“我们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达能状告娃哈哈的方式起诉达能”。且不说和君创业的目的,单是从吸引眼球的角度,和君创业就展示了咨询公司的风采。中国如此多的企业、老板和媒体,竟然只关心营销,却忽视了“危机就是机会”,不懂得利用热点事件来宣扬自己。以民族品牌为例,比如熊猫、比如活力28、比如中华,这些曾经被兼并或者收购的企业,只要站出来就是焦点,企业不善于利用“势”,这个企业的成长力就存在bug。“借势”是企业发展的核动力,看哪个企业眼光好、看的准。
也许很多企业说“出奇制胜”不是企业的常道,不值得提倡,中国企业更应该稳健。这些我们是完全同意的。但是我们坚决反对企业错过“表现”的契机,而这些契机可以带来关注,以及不会损伤企业品牌。